生物实验室装修设计

生物安全实验室(biosafety laboratory ),也称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(biosafety containment for laboratories),是通过防护屏障和管理措施,能够避免或控制被操作的有害生物因子危害,达到生物安全要求的生物实验室和动物实验室。生物安全实验室应由主实验室、其他实验室和辅助用房组成。

生物实验室装修设计
生物实验室装修设计

一、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分级

依据实验室所处理对象的生物危险程度,把生物安全实验室分为四级,其中一级对生物安全隔离的要求最低,四级最高。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分级如下;

实验室分级处理对象:

一级对人体、动植物或环境危害较低,不具有对健康成人、动植物致病的致病因子。

二级对人体、动植物或环境具有中等危害或具有潜在危险的致病因子,对健康成人、动物和环境不会造成严重危害。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。

三级对人体、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,主要通过气溶胶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疾病,或对动植物和环境具有高度危害的致病因子。通常有预防治疗措施。

四级对人体、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,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,或未知的、危险的致病因子。没有预防治疗措施。

二、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技术指标

名称 洁净度级别 换气次数(次/h) 与由室内向外方向上相邻相通房间的压差(Pa) 温度
相对湿度% 噪声dB(A) 最低
照度
lx
一级 / 可自然通风 / 16~28 ≤70 ≤60 300
二级 8~9 非实验动物时
可回风≤50%
8~10
-5~-10 18~27 30~65 ≤60 300
三级 7-8 全新风:
10~15
主要保护环境:可回风≤30%
-15~-25 20~26 30~60 ≤60 500
四级 7-8 全新风:
>10~15
-20~-30 20~25 30~60 ≤60 500

说明:

1、表中/ 表示不作要求。

2、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主实验室相对于大气的最小负压不得小于-30Pa,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主实验室相对于大气的最小负压不得小于-50Pa。

3、对于饲养动物的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主实验室,其相对于大气的最小负压不得小于-50Pa;动物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主实验室相对于大气的最小负压不应小于-60Pa。

4、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参数应符合GB14925-2001《实验动物 环境及设施》的有关要求。

三、生物安全实验室装修设计原则

(1)厉行节约的原则

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,应提倡节约的原则。保证安全的尺度是国标(GBl9489—2004)。安全性能要可靠,一切都要严格,讲究实质,功能齐全,合乎要求,但不求豪华。

(2)科学合理的原则

传染性和致病性再强的病原微生物,只要它不和人体接触,感染就不会发生。

1.屏障原理把病原体围场在一定空间范围内,使之避免暴露在开放的环境中,操作者间接对其操作(如手套、机械手等),在围场内接触的空气和水体经过处理后排放。在实验室内使用的生物安全柜,实验室设施均属此类。

2.过滤原理在围场(包括安全柜和实验室)内接触的空气均视为污染的有害物质,把实验室内空气经过HEPA滤器过滤后或其他净化后排放,以保护环境。

3.消毒灭菌原理实验室污染区和半污染区的一切物品,包括空气、水体和所有的表面(仪器)等均被视为污染有危害的。所以都要对其消毒处理,特别是对实验后的废液,器材和手套务必严格处理。废液废物在拿出实验室之前务必彻底灭菌。在实验完成后撤离实验室过程中每一步要用有效消毒把好关,以防有害因子的泄漏。

4.个人防护原理:由于屏障的作用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可靠,万一操作中有所疏漏也是很危险的,所以要按要求做好个人防护。个人防护要适宜、科学。建议个人防护分三级。一级防护用于BSL-1和BSI.-2,二级防护用于BSI.-3,三级防护用于BSL-4。

(3)安全首位的原则

安全是修造实验室的直接目的,建造中一切不利安全的设计都应取缔,一切与生物安全有冲突的参数设计都应服从安全的要求。例如:净化要求要服从安全,使用方便服从安全,节约服从安全,人性化服从安全。

(4)远离病原的原则

修建实验室是为了研究致病微生物和高致病微生物,必要的实验必须在实验室内进行。但是,非必要的时候尽可能少接触病原体或少进实验室。例如,能在半污染区做的不进污染区;能在清洁区做的不进半污染区;进实验室2人能完成不用3人;无关人员不进实验室。使用实验室后应及时净化处理和灭菌,不要存留污物。不用的需要保存的菌(毒)液应送到保藏机构保存。

(5)软件在先的原则

修造实验室前做好对拟从事的病原微生物和研究内容的危险评估,一定要有科学、合理的总体构思和概念设计。在此基础上要根据操作过程的梗概进行平面布局工艺设计,然后再进行空调通风和电控等的具体设计。

(6)管理严格的原则

一定要按照国务院发布的《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》进行管理。这个条例对致病微生物的管理原则是:病原微生物是分类管理,实验室是分级管理。

(7)使用方便的原则

实验室建造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,应考虑工作过程中活动合理方便的问题。所以在制定方案时应该征求使用人的意见。

(8)预防为主的原则

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,对实验室感染应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,要把握三个环节,即:

1.实验室要使用经过生物和物理的检测并且合格的安全柜、排风过滤器和高压蒸汽灭菌器,确保达到零泄漏。

2.通过对实验过程的安全监测,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预防和改进措施。

3.发现有实验室感染的征兆,要及时采取隔离治疗措施,以防止出现二代病例。

相关新闻